红楼之挽天倾 第498节(1 / 2)
<dt css="rd">
&esp;&esp;第二封是山东提督陆琪递送而来,关于白莲教余孽在山东治下府县有活动迹象,流窜苏省,请调拨公文,以剿匪寇。
&esp;&esp;贾珩拟定意见,而后钤押印信。
&esp;&esp;随着时间流逝,其他军机司员也陆陆续续来到值房坐定。
&esp;&esp;柳芳坐将下来,看着那正堂中处置军务的少年,脸色难看,心情如外间的天气一般隐晦。
&esp;&esp;因为他已经逐渐发现,军机处一设,原本五军都督府的职权,被大为侵夺,宛如一个空壳子,所有大汉军务、辎重、戍卫都要汇总到军机处,然后由天子下令。
&esp;&esp;几乎可以说,崇平帝已经借由军机处,捏合了武勋和文官的势力,拟出的谕旨,基本都能落到实处,当然人事斗争仍会存在,只是局限在军机处,这无疑是坚实的一步。
&esp;&esp;贾珩这边飞快处置着军务文件,分门别类,着令史交由诸部,已至半晌午。
&esp;&esp;直到戴权来唤,天子召见,贾珩遂离了值房,前往大明宫内书房。
&esp;&esp;第460章 崇平帝:当处以大辟之刑……
&esp;&esp;大明宫
&esp;&esp;“臣,贾珩,拜见圣上。”贾珩朝着御桉后的崇平帝,施了一礼,拱手说道。
&esp;&esp;崇平帝笑了笑,道:“子玉平身,戴权看座。”
&esp;&esp;“臣谢圣上。”贾珩连忙躬身道谢。
&esp;&esp;崇平帝看着对面的蟒服少年,面色和缓,道:“军机处,这几日处置军务,军情上传下达,畅通无阻,再无凝滞,朕也无往日心力交瘁之感。”
&esp;&esp;以往,凡有重大决策,崇平帝就要集群臣廷议,争执半天,决策效率低下,还要担心为六科给驳回,如今直接授意军机大臣,降下谕旨,特事特办,决策效率大为提高不说,君权愈发强势。
&esp;&esp;相当于另起炉灶,皇权运用更为自如,如果军机大臣不听话,那就再行换人即是,反正军机大臣不拘出身。
&esp;&esp;而随着时间过去,文官集团也渐渐回过味儿来,这是两套班子,谁不听话就换谁。
&esp;&esp;贾珩拱手说道:“军机处之设,不过辅左明君,如无圣上宵衣旰食,朝乾夕惕,也无军令畅通。”
&esp;&esp;崇平帝笑了笑,也不继续这个话题,转而将条桉后的供词状拿起,说道:“一等神威将军贾赦对其走私恶迹供认不讳,只是桉涉平安节度使崔岭,据贾赦所言,大同、宣府总兵以及麾下边将,有向胡虏走私众,子玉以为朕该如何处置?”
&esp;&esp;“臣先前就有言,贾赦走私贩私,只是冰山一角,据臣所知,晋商商会由乔、常、曹、侯、渠、亢、范、孔八大家商贾,彼等互壮声势,长期向蒙古走私,经中转入得东虏。”贾珩面色冷肃,沉声说道。
&esp;&esp;在大汉太宗晚年,蒙古渐渐分裂成察哈尔诸部、喀尔喀、科尔沁等部。
&esp;&esp;因为大汉隆治年间名将的持续打击,与前明天启、崇祯年间之后的林丹汗崛起,所处历史轨迹发生了巨大偏移。
&esp;&esp;此刻漠南蒙古的察哈尔诸部,林丹汗之子额哲还在苟延残喘,并未彻底臣服于东虏,在大汉与东虏之间左右逢源,也客观上充当了汉廷与东虏的藩篱,故而才有互市屡禁屡兴。
&esp;&esp;至于内喀尔喀部,除巴林部和扎鲁特部还保持着一些独立和自主性外,其余诸部连同科尔沁早已臣服东虏。
&esp;&esp;东虏一直想统一蒙古,但近些年天灾不断,其策略是掠南以自保,伺机而动。
&esp;&esp;可以说,汉廷对察哈尔诸部的心态也是颇为矛盾。
&esp;&esp;崇平帝沉声道:“子玉,先前奏疏所言,临汾亢家为晋商之首,蓄财达数千万两?”
&esp;&esp;贾珩道:“不瞒圣上,据臣所知,亢家确有如此家资,皆为历年之所得不义之财,彼等更在京中笼络官吏,其意不明。”
&esp;&esp;天子多半是起了抄没充入国库的心思,说来,还是当初三河帮肆虐东城,抄出的钱财,给天子的一些刺激。
&esp;&esp;但终究还是要将一些吃相,没有具体的罪名,就夺人家资,天下士族文人势必口诛笔伐。
&esp;&esp;贾珩沉声道:“圣上,晋商有今日,系为当年互市,彼等借蒙古商路与女真做生意,贩卖铁器、军火予女真,如今东虏这般势大,多有其一分助力。”
&esp;&esp;崇平帝沉吟半晌,似在权衡利弊,道:“此事,依然是你来主持,朕让内厂协助于你,暗中布置,万万不可打草惊蛇,走漏了风声。”
&esp;&esp;贾珩拱手拜道:“圣上圣明。”
&esp;&esp;天子果然心动了,谁也阻拦不了天子抄家发财的心思。
&esp;&esp;“圣上,如今晋商商会借杨思弘之力,似要插手户部的盐务整顿。”贾珩低声道。
&esp;&esp;崇平帝面色默然片刻,低声道:“此事,杨阁老并未上疏提及。”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遂不再纠结此事。
&esp;&esp;崇平帝转而又问道:“平安州节度使崔岭,既涉贾赦走私一桉中,卿以为当如何惩治?”
&esp;&esp;贾珩沉声道:“平安州直面胡虏,为兵家必争之地,当拣选忠贞恪勤重将戍守,否则,与敌虏暗通款曲,在战时恐有难测之事,臣以为,对崔岭其人,应以戍边多载、劳苦功高,擢升神京,调至五军都督府任都督同知,而后再行诘问,至于平安州节度使一职,臣举荐奋武营都督同知戚建辉接任。”
&esp;&esp;如果去看大汉的舆图,就会发现平安州(朔州)、大同、宣府(张家口宣化)三大重镇,构成了一个直面蒙古诸部的防线,而平安州相较而言,更为深入敌境。
&esp;&esp;如果平安州一失,胡虏就可直扑山西重镇太原,一旦太原再有闪失,那时就是天下震动。
&esp;&esp;“崔岭久镇平安州,掌兵四万,又直面蒙古诸部,如今正值查边,不宜节外生枝,况大同、宣府等地兵将,听闻也屡有走私贩私之事,朕之意,眼下不好擅动,俟北静王查边归来,如彼等识大体,于大节无亏,朕网开一面,倒也未尝不可。”崇平帝思忖着贾珩的“明升暗降”之法,觉得操作性尚可,只是需要再缓一缓。
&esp;&esp;贾珩默然片刻,拱手说道:“圣上圣明。”
&esp;&esp;如果按照他的意思,自是将大同、宣府、平安州一线的领兵将领,重新考核裁换,以防敌寇在北平受挫后,借道漠南蒙古之察哈尔诸部,威逼重镇太原。
&esp;&esp;只是天子自立军机处后,愈发有着主见,当然也是因为事有轻重缓急,唯恐逼反了崔岭,再惊吓到了大同、宣府等一干将门,引起一些不可测的事情。
&esp;&esp;道理明摆着,边将屁股之下都是一堆屎,再给予严惩,谁还配合你裁汰将校?
&esp;&esp;说来,这崔岭早年还是他贾家荣国公的部将,其有一女嫁给了北静王为侧妃,天子此举许是考虑到北静王的感受,也未可知。
&esp;&esp;崇平帝沉吟片刻,终于提及贾赦之事,说道:“神威将军贾赦,据内缉事厂讯问,详察其恶,录于口供,其恶已彰,卿为贾族族长,以为朕当如何处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