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东进(三)(1 / 2)
1852铁血中华 作者:绯红之月
离开了东王府之后,韦泽的心情很不错。杨秀清亲自命人督办给韦泽的齐王府提供饮食的事情,酒肉米面等物直接从杨秀清的东王府拉。在齐王的大旗引导下,韦泽的轿子后面还跟了辆大车,车上装满了各种食物。
回到齐王府,韦泽就命人开始造饭。有人造饭,有人则拿了摞书交给韦泽,“总参谋长,这是从祁玉昌家借来的书。”
“哦!”韦泽拍了拍书皮,他已经不会在天京城待久,很明显这些书他是看不成了。21世纪时候韦泽家里的《史记》乃是厚厚本,上面都是很小的字。那本《道德经》倒是带全部现代汉语翻译,以及种注释的本,字又大又美观,反倒是厚厚本。而满清时代的《史记》与《道德经》与韦泽时代相反,道德经薄薄的本,史记分了好册,垒起来厚厚的沓。
韦泽按照记忆,随手抽出本。翻开看,竖的排上第段jiu shi :智伯行水,魏桓子御,韩康子骖乘。智伯曰:“吾乃今知水要以亡人国也。”恒子肘康子,康子履桓子之跗。
韦泽最怕读的就读zhè gè 竖书。当年他曾经雄心勃勃的借了本繁体字的竖《资治通鉴》来看,然后韦泽第次给中国文字跪了。而《史记》虽然成书的时间比《资治通鉴》早了千年,但是读起来远比资治通鉴容易的。可这也顶不住竖排的繁体字。
把抽出来的《史记》插回原位,韦泽又拿起了《道德经》来看。这是本“原汁原味”的道德经。也jiu shi 说,没有标点符号,没有任何注释。jiu shi 分段的把段段话排。
韦泽只是看了两页,就发现件事。有人用指甲在书上划出了“句读”。虽然没有用什么标点符号,但是这人在该用标点符号的地方,或者说那人觉得该用标点符合的地方用指甲划出了些浅浅的痕迹。韦泽也是个爱书的人,眼就看出了zhè gè 问题。
翻了几页,却见到这些符号每页都有。ji xu 翻下去,就见到书中夹了张书签。那是张粉红色的薛涛签,书签上写了很秀丽的两个字“红意”。加了书签之后的书上再没了指甲刻画的痕迹。再细细看,刻画的部分只有《道》那部分。
见到这些,韦泽登时对此人大有知己之感。他也是喜欢《道》的部分,而不喜欢《德》的那部分。此时部下们生火做饭还需要点时间,韦泽仔细翻看着指甲刻画的痕迹。有些“句读”韦泽很赞成,有些“句读”韦泽就认为划错了。
读书人jiu shi 爱显摆,说是文无第也好,或者说是文人相轻也罢。韦泽看着看着就不觉技痒,拿了蘸水笔,沾了魔水之后开始按照他学到以及认同的“句读”方式开始断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