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章(1 / 2)
强者的自尊心都非常高,但到底理性更加占据上风,所以太宗皇帝真的是优秀的君王,能屈能伸。
从渭水之盟的这一日起,太宗皇帝始终没有忘记与东突厥城下之盟的耻辱。
九月二十二日,李世民便在显德殿前带领士兵操练箭术,乃至接下来的日子,他都带领着数百名士兵练习武艺,名列前茅着,他还会赏赐他们弓、刀、帛等。】
裴寂闻言,皱紧了眉头,将士们殿前带着刀、箭等,是否太过危险了……他心里尤为不赞同。
【然而太宗皇帝的这些行为却引起了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官员们的不解,他们不理解太宗心中的憋闷便罢了,还反倒劝太宗皇帝。
他们说,按照大唐的律法,携带兵刃到御前者,应当绞刑,今日陛下令卑贱士卒携弓立于身侧,万一有狂夫行刺,后果不堪设想,还请陛下以社稷为重。
太宗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,而是直言自己视四海、封域之内,皆朕赤子。
从以上贵族和太宗皇帝之间,我们便能窥见二者思想上的不同,李世民的思想真的很超前,在封建时代之下,他格外地与众不同。
贵族视士兵们卑贱、低劣,但在太宗皇帝的心中,这些人全部是他的子民,他甚至亲自下场教授他们箭术、武艺等等,与士兵之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。
按理来说,与民亲近的帝皇如果是像大明皇帝朱元璋那样出身底层的平民百姓,那我们是可以理解的,但太宗皇帝是出身关陇贵族世家,而在他的身上我们完全看不见那种阶层感。
他好像生来便是心系天下百姓,太宗皇帝站在贵族高台上,却俯下身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。
心系天下,不贪享受,勇武有谋,胆识过人,千年唯此一人而已。】
李世民闻言,不自觉地伸手摸着心脏跳动的位置,他感受着微微跳动的胸腔,忍不住动容,他李世民何德何能,能得到如此大的赞誉。
这一生,他又要如何做,才能不辜负后世的赞颂。
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等人最是明白他们所效忠的殿下到底有多心怀炙热。
群臣心中莫不佩服、震撼,而天幕下的百姓则是热泪盈眶,多少年了,他们终于等到了真正“爱民如子”的皇帝,何其幸运……
【不过这些开劝李世民的官员们,他们所说的士兵带刀容易生变、出事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然而他们到底还是低估了李世民的武学能力,狂夫这样的人,若真的有,那此人是图谋不轨,还是想不开,还不一定呢,毕竟太宗皇帝刀人是相当厉害的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