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(1 / 2)
殷无秽得知,发了好大一通火,将所有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尽数归还百姓,不知来历的财产充入国库,做战备用。
这也让他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策。
革除这些贪官职位,一并按照大周律法论处,同时提拔了不少朝中政绩清廉的官员,甚至允许清官举荐,由这批人暂时代领被革职的官员职务。
万幸,这法子起了成效,大周严峻的内忧出现了好转迹象。
此外,殷无秽还在宵衣旰食地梳理朝堂内政。
有合适人员填补的就补上,没有就由同级官员、或者略下一级的官员暂代职务,所有官员共同监督。这不再仅是御史台的职能,而是由其他官员同享,若查证属实,还可嘉奖。
有了前车之鉴,和其他国家的侵略进犯,朝堂官员难得同舟共济,一心御敌。
眼下朝政已恢复了基本行政运作,短期内不会再出现问题。
殷无秽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。
趁现在时机合适,大周还没有被战争拖到山穷水尽、民心尽失的地步,他打算御驾亲征。
率领两郊大营的军队亲自前往战场,最先要保住的,是距离大周京畿最近的天然屏障,颐州。
就从这里开始,他要将大周被抢走的城池,一座一座全部夺回来。
正好,颐州刺史发来八百里加急奏疏,请求朝廷增援。
目前的主战场在西南方向距离颐州最近的济州。济州战况不出所料,一直节节败退。
等增援来时,大抵就要彻底落败了。
济州刺史为了保护城中百姓,很可能会带百姓撤退进颐州避难。那么,颐州绝对不能失利。
不论是作为军机位置,还是大周的民心,都不能再输了。
此一战,必须要赢。
殷无秽在那道八百里加急的奏疏上写下朱红批复:
“不日孤将率军亲征,直达颐州,望卿坚守阵地,等增援到。”
殷无秽不再犹疑做出决定,手指一点,停留在大周版图上颐州的地理位置。
翌日,金銮殿大朝会。
殷无秽在会上宣布了自己即将御驾亲征的决定。
此言一出,犹如一滴冷水迸进油锅,满朝文武百官唰地沸腾了起来,瞠目结舌之后全部疾言反对:
“陛下三思啊!前线战况凶险,陛下乃九五至尊万乘之躯,怎能以身犯险?!”“不错,还有朝堂。陛下便是为了大局考虑,也该坐镇高殿,统筹前线后方。”
“臣附议,陛下是大周的天子,君父,断不可舍身冒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