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节(2 / 2)
可秦姝手中尚有兵马权势足以让人闭嘴,那这位小公主又有什么?
这下他脸上连点点笑意都没有了,“臣不过是提醒公主,不要在这关键时期,行差踏错。”
“到时无后路可走,您与太后,怕是不仅仅被陛下责问几句,或是失宠这么简单了。”
“到底!到底要做什么!”不是责问,不是失宠,她们是皇家中人,究竟是犯什么错才会受到比失宠更重的惩罚
“哦?公主竟是不知?”
“我只知道,母后在找一件东西,旁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”她既害怕此人会害她们万劫不复,又担心一个不察就会令母后动怒,为此束手束脚,明明感知到了危险,仍然不敢擅动。
“侍郎,我不会告诉秦姝的,可我担心我的母后,母后失去了舅舅,她不能再失去皇兄,你千万不要将她往绝路上逼啊!”
她低声哀求着,她劝不动母后,更见不到皇兄,除了求此人详情以告,她又能如何?她又敢如何?
李纪睨着她,面上无一丝动容,冷声道,“公主可勿要失了身份,既然不清楚事情原委,那就只当什么都不知道,既不会坏了事儿,又能在万一时保全自身,您说呢?”
“我不要保全自身,我要保全我的母后”
“公主!”男人倏然喝道,“乱世之中,最难的便是保全二字。”
“况且,您想要的保全之法,太后娘娘可不大喜欢。或许,公主该好好了解了解太后娘娘,看清楚自己母后真正想要的,是什么。”
“公主说,对吗?”
“公主,现在能说,您方才与那位殿下去了哪儿吗?”
母后真正想要的
她真正想要的,所执念的
刘媛狠狠蹙着眉头,咬牙道,“我去了,中宫。”
李纪周身一怔,中宫?
秦姝京里京外都快忙得脚底冒烟,绝不会毫无征兆的盯上中宫。他眼珠一转,似乎上次孙无忧带自己入后宫拜见,就是行至一半顾自离去了。
中宫孙无忧与那中宫之人,有什么秘密,连自己都要瞒着。
刘媛的话音落了许久都不见回话,不由得抬头看过来,“侍郎?”
李纪眼皮一跳,回过神来,“公主以诚相告,臣就安心了。只要公主不要被人模糊了眼,臣便不会令太后陷入险境。”
“当真吗”
答案已经在手,李纪自然好性儿,“是啊公主,路就在你我脚下,可千万要分辨清楚,谁才是自己这条路上的人。”
“臣是不会害太后娘娘的,别忘了,公主的舅舅生前,最信任的便是臣了。”
刘媛目光闪过迟疑,虽然舅舅很少与她讲宫外之事,但她仍是知道,舅舅身边有位兄长,胜似谋臣,曾救舅舅于危难中。
舅舅对他,很是亲厚倚赖或许,或许他待舅舅好,也会待母后好的
可刘媛仰首看他,这人提到舅舅时,眼中可有哀思?
不等她看个清楚,李纪就道,“恐怕短期内,公主无法出宫了,等臣下次来,给公主带些宫外时新的小玩意儿吧。”
这句话极度熟悉,是舅舅她在宫外,只认识秦姝和舅舅,父皇登基后的这两年京中不太平,她总是出不去,就只有舅舅愿意在每次入宫的时候,带一袖子的新鲜玩意儿,逗她开心
她终于落泪,应声道,“那就谢过,李大人了。”
男人唇边掠过一抹轻笑,却被拱手的动作掩盖住了,礼毕,他毫不留恋地踏出这道宫门。
他一路忖度着,回顾着,不知不觉就走
到了中宫门前。他仰头望向这本应富丽堂皇的宫门,突然就明白了。
他突然就明白了,孙无忧所求的。
会稽孙氏,也曾是名门望族啊,却在当年一次次的整顿吏治中退出朝堂,只剩孙无忧还在太子的庇佑下畏缩着,先帝重用寒人,士族逐渐失去半数话语权,逐渐不能仅凭着身份步入朝廷
所以
大批士族重回朝堂、孙府过度奢华之下的萎靡、皇帝被逐步败坏的名声、还有以自己与太后这条线做掩饰,暗中与曾经的司马皇族密谋——
他求的,是晋朝之下士族的繁盛。
李纪低低地苦笑着,自己本以为是遇到了贵人来着,他本以为是有了迈入三公的阶梯,可以一步步的成为手握权柄之人来着。
不成想,竟是用张弛的人头,换了个——复晋逆臣的主子。
何其可笑,何其可叹。
觉悟
重阳节, 很快就到来了。
这半月中,孙无忧还算是安分,好歹是给了秦姝喘息之机, 有时间与户部兵部及各处调动粮草军需, 秦姝也庆幸,大宋还没有亏空到支撑不了这场仗的地步。
“主子,快净手吧。”簪月端了清水迈入书房,“主子的右腕有旧伤,一直写字会难受的。”
书案前的那人仍在给京外递进来的密报做批复,闻言顿了顿,手腕轻轻翻转,确有不适, 这才将笔墨稳稳放好。